2025年11月18日,龙岩市建筑业协会受邀参加在厦门国际博览中心(翔安)举办的2025“一带一路”筑链共赢——国际工程供应链对接培训会暨招商引资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福建省商务厅联合支持,福建省建筑业协会主办,旨在“精准对接供应链,强化国际合作链”,为中资企业深入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提供了一个高效且务实的交流平台。共有100多家企业参与,覆盖12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业务范围涵盖绿色建材采购、法律咨询、工程承包、物流运输等8大领域。
活动期间,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元豹、福建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本东亲临现场并发表致辞,来自产业链各环节的百余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国际工程供应链政策解读、实践分享、风险防控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元豹在致辞中强调,推动省内优势产能与海外广阔市场高效对接,是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2025年1-9月,福建省建筑业增加值达3881.92亿元,总产值1.29万亿元,产值增速在保持全国前列。他表示,期待大家共同构建安全可靠、互利共赢的国际工程供应链生态,助力福建建筑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迈出更坚实步伐。
福建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林本东指出,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建需求持续释放,省商务厅将进一步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为供应链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提供稳定的政策支撑,助力构建“内外联动、双向互济”的合作格局。
业务培训环节,来自企业、政府、法律界的权威嘉宾带来干货满满的分享,政策红利解读与实战经验总结形成双重赋能,成为现场最受关注的亮点环节。
中建国际采购中心副总经理张秀林谈及中建国际打造1+3集采中心布局架构,即1个中国总部集采中心+北非、西亚、亚太等3个区域集采中心。他提出,聚焦供应链国际化、绿色化、数智化发展,构建抗风险、高适配、可持续的供应链新生态,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路径。
福建省商务厅对外投资与经济合作处二级调研员杨志华讲述一系列支持企业出海的国家政策出台,福建省商务厅着力构建线上线下结合、境内境外携手、省市县联动的“闽企出海”综合服务体系,推进闽企出海走前头。“丝路投资”支持政策明确在投资奖励、对外承包工程等六个方面给予企业奖励与补助,帮助企业精准对接政策红利,降低出海成本。
拓维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拓维雅加达办公室负责人许永东以印尼市场为典型样本,从法律合规视角拆解海外基建法律壁垒与沿线共性风险。他结合实际案例,提出基建项目合同管理合规指南,将“本土化+国际化”模式作为争议解决路径,为“一带一路”基建合作实操赋能。
深圳市万企帮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策略部首席专家张仪莹聚焦市场准入问题,分析东南亚建筑市场空间与合规路径。她指出中国企业拥有成本效率领先、交付速度快、技术经验成熟三大系统性优势,梳理适配中企的六大项目类型,为中企量身定制拓展策略。
中国武夷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郭珅分享了企业的海外深耕经验。作为较早“走出去”的闽企,中国武夷在非洲、东南亚市场积累了丰富实践,加快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和产业多元化布局。未来将继续突破技术、供应链、标准三大协同困境,凝聚产业链合力,共筑中国工程企业出海新优势。
我市会员企业福建永强岩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万强从专业承包商视角出发,剖析了海外供应链资源的现实挑战与发展机遇。他提出,数字化是供应链创新的核心支撑,为全链条升级奠定数据与连接基础。技术升级与模式创新,更是提升运营效率与拓展业务领域的关键。
此次厦门 “一带一路” 筑链共赢国际工程供应链对接活动,龙岩市建筑业协会收获颇丰。政府部门政策解读、龙头企业实战经验、法律界专业指导,为会员单位开拓海外市场明晰路径;企业在供应链数智化、绿色化转型等方面的创新实践,亦带来深刻启发。后续,协会将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传递活动核心成果,助力龙岩建筑企业对接资源、破解出海难题,协同融入 “一带一路” 建设,共促合作共赢。
(部分图文源自国贸飞驰会展公众号)
龙岩市建筑业协会
2025年11月20日